快来看看华为、阿里、百度等大厂眼中的性能流畅评测标准长啥样!

发布时间:2020-03-27 16:23:00

通过大量的用户调研和用户反馈,发现用户对性能流畅的体验主要集中在:应用启动速度和应用内操作速度是否快、操作过程是否流畅跟手、动效动画是否流畅、性能指标表现是否一致(是否偶发卡顿)、用久了是否会卡顿(即抗老化、保持长时间快/流畅)等几方面。在消费者「用过就回不去」的使用体验评价下,对移动智能终端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想要给用户带来真正的感知变化,厂商需要更多内容标准适配高性能来体现出智能终端的优势。

在2019年9月20日,软件绿色联盟标准评测工作组发布了《移动智能终端性能流畅评测标准1.0》。此标准丰富了国内相关性能流畅评测标准的内容,为开发者性能评测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。历时半年,软件绿色联盟联合华为、阿里巴巴、百度、网易、360、携程、中国泰尔实验室、中国移动等国内数家主流厂商在1.0的基础上增加了流畅稳定度、可交互时延等内容,重磅推出了《移动智能终端性能流畅评测标准2.0》。该标准从时延指标、流畅性指标、老化指标、时延稳定度来评测移动智能终端的性能流畅,并对这些指标的具体评测步骤、评测方法和工具做了具体的描述说明。

开发软件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使用,该标准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了用户会关注哪些性能。对于用户来说,当点击一个按钮、链接或发出一条指令开始,到系统把结果以用户感知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止,这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是用户对这个软件性能的直观印象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响应时间,当响应时间较小时,用户体验是很好的。基于用户感知和体验角度,转化为评测指标项如下所示:

时延指标的测试方法是通过高速相机拍照,机械手/人工进行测试步骤操作,根据时延指标起止点数帧计算各时延指标;通过软件工具测也是相同的原理,只是软件工具可以抓取每一帧的图和时间戳,并可以根据判定起止帧的规则自动计算出时延。老化指标的测试方法与时延指标类似,稳定度指标的测试方法与时延指标测试方法相同,需要测试50轮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。

目录概览

点击下载 标准原文 了解更多内容。

Tips:感谢起草企业的付出与支持。同时欢迎业内专家、应用开发者与我们表达诉求,交流经验,可将想法发送至邮箱:developer@china-sga.com。

分享:
请先后留下您的评论
热门评论
没有更多评论了
合作咨询
申请加入会员
请选择您企业的所属类别